会计法和会计准则中没有对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时限以及比例做出硬性规定,这几项的会计处理通常是依靠惯例来进行的。事实上,每个公司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各不相同,存货在市场上的行情也有好有坏,再加上其他各种不可预见的情况,确实不适合用统一的会计原则来限制这几项的会计处理。但是这种
变脸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具有选择“有利”会计政策的偏好,更换前的不计提或少计提还有更换后的大额计提都是这种偏好的表现。某些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随着高层管理者的更换而“变脸”,这种“变脸”彻底而迅速,让投资者防不胜防。
2004年7月,接替倪润峰而开始了赵勇时代的四川长虹,宣布2004年对APEX公司的欠款计提25.04亿元坏账准备,并计提了10.13亿元存货跌价准备;同时,对南方证券1.828亿元委托理财,采用了单项法全额计提减值准备,从而使得四川长虹2004年的亏损额达到36.81亿元。
随后,宏源证券也推出大额计提,该公司对2004年的自营投资、受托投资、坏账减值准备和预提委托理财资金利息等进行计提,高达4.22亿元的计提额,占到公司亏损总额的73%。巧的是,宏源证券在这不久前更换了管理层。
无独有偶,2005年4月份,大冶特钢公告说普华永道审出公司逾7亿元陈年累亏。而这也发生在中信泰富入主之后。
这些上市公司在更换高层管理人员前后,都被审计出了“重大会计误差”,进而或直接进入当期损益,或追溯调整计提大量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这应该不是巧合吧?
当然,企业这种“大额计提”的行为部分是出于“谨慎原则”的考虑,但是凑巧都出现在管理层更换前后,目的就显得不那么单纯了。
利弊
在这种大额计提的背后,可以看到各个公司改革创新的痕迹。而这种破釜沉舟式的计提,将使得企业在确定的新兴业务上轻装上阵,使企业的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夯实。并且,由于这些公司利润水分已经被挤干,虚增利润已经转移,广大的投资者也对这些大额计提后的上市公司前景充满了信心。
但是,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是资本市场存在与健康发展的基石。历史表明,财务信息严重虚假是上市公司以至整个资本市场面临曲折甚至崩溃的重要原因。财务数据是股市正常运转的血液,如果血液质量长期以来得不到改善,公众对股市的信心将会大大受挫。就像那个喊“狼来了!”的放羊娃,公众不再相信他的任何一句话———即使是真话。某些上市公司在上演了这么一出“变脸”之后,公众会怀疑它历史的账都是假的,不清楚它到底亏了多少?到底还剩下多少优质资产?这样的企业还值不值得投资?值不值得输血?到那时,上市公司就真的没救了。
其实,这种“变脸”手段说不上多高明。但像这样不是直接虚构或隐瞒的交易事项,监管部门很难去证实其行为的合理性。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郑朝晖说,要避免这种现象泛滥成灾,首先是要加强信息批露,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另外就是监管层要通过会计估计查处部分严重违规的上市公司和审计师。实际上,已经有几家上市公司因会计估计不当被证监部门纠正过。
应对
在这种大额计提的背后,受伤最惨重的是普通的投资者。专家建议投资者要多视点观察上市公司的盈利,不仅要看盈利的增减变化,还要关注盈利的真实性和可靠程度。一般投资者比较关注上市公司的账面盈利的增减,而对账面盈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关注不够。不少上市公司的账面盈利与实际纳入囊中的盈利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一旦应收账款中出现坏账、事先又计提不足,当年的实际盈利常会因此出现大幅波动。所以,如果上市公司有大额欠款,那么它的账面的繁荣就是虚假的,投资者一定要注意提防上市公司这种利润炸弹。
广州知穗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大岗路4号沣宏大厦A座5楼5002室 邮政编码:510660 咨询热线:020-29018577 电子邮箱:1187924179@qq.com
Copyright 2010-2025 广州知穗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工信部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4017120号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05656号